茶席美學展演講師
趙惠敏 Nancy Chao 簡介
茶緣與理念
小時候只是單純的享受和長輩在大樹下或在家裡隨性的泡茶,輕鬆好喝又解渴。當時並沒有分辨茶品的知識,也不在意茶品的選擇及沖泡的細節,更無考究茶道具的想法。
但年紀漸長,「茶席美學」這件事開始深入到生活中,慢慢地在不同的時間點,累積收藏了不同品項的茶葉及茶道具…也玩出了一點味道。
「從來沒有好事情、除非有人做了好事情。」這句德國諺語讓我聯想到「漢寶德談美」,也明白過來為何他說美感是文明的基礎。從此,我用這個理念來檢視自己在推廣茶文化上,是否能夠以這樣的基準來提升愛茶人的精神內涵,做一件好事情。
參與節目製作與內容推廣
• 參與漢聲廣播電台的節目製作《茶與詩時間》
(Podcast/廣播,自2024年6月起播出)。
節目結合茶席與詩意,主題涵蓋:
– 讀窗葉隱(茶人的精神內涵)
– 茶器之美(分類與使用)
– 怡神儀軌(茶桌秩序與美學)
– 聽水問茶(茶葉分類與沖泡技巧)
茶席展演教學
• 茶席講師資歷超過11年,曾於罐子茶書館麗水店、寶茶堂茶館、坪林社區發展協會、三峽北大高中等機構任教。
• 擔任茶席教學與藝術活動策展人,服務對象涵蓋藝廊、私
人會館、拍賣公司、學校、建設公司與企業行號。
跨文化與國際參與
• 2023年與2024年參加由德國茶雜誌所主辦的『柏林茶展』,為當地茶雜誌提供茶文化論述與示範。
• 2024年參加台灣貿易公司(建裕有限公司)在德國漢堡海事博物館舉辦的『中華茶文化推廣茶席展演』活動。
• 曾與孔廟文化機構合作,參與『儒茶茶藝文化節』演出,展現茶道與詩意生活融合。
即將開課課程主題
• 用茶放鬆生活
• 欣賞茶席美學
課程內容
-
讀窗葉隱:如何培養事茶人的精神內涵,以及掌握鬆緊
有度的節奏。 -
茶器之美:茶器的分類及使用方式。
-
怡神儀軌:茶桌上的尺度及交通安全~平衡、收斂及豐
儉由人的茶席搭配。 -
聽水問茶:茶葉分類、水質與沖泡方式。
-
飲茶歷史介紹:從唐宋宮廷風格到現代台灣茶文化美學。
-
茶侶工作:協助茶主人準備茶席、備水、秩序與學員學習。